詳情描述
房屋損壞糾紛鑒定的程序 鑒定程序 房屋損壞糾紛鑒定應采用實用鑒定法,鑒定程序如下:
鑒定目的和內容 一般由與房屋損壞的相關方提出,主要是鑒定房屋損壞程度和造成損壞的原因及責任,有時需要確定房屋結構的安全度。 初步調查 根據鑒定項目規模的大小和復雜難易程度,組成專項鑒定小組或專家鑒定組。首先要向與房屋損壞有關的各方了解房屋的建造和使用歷史,房屋損壞的時間和過程,調查造成房屋損壞的相關因素,勘測影響房屋結構變形的周邊地質地況。其次要查找原設計圖、竣工圖等有關原始資料并與實物核對、檢查和分析。 檢查、檢測和模擬試驗 1)檢查和紀錄房屋傾斜及結構裂縫等損壞現狀。 2)檢查房屋的結構布置、支撐系統、結構構件、結構構造和連接構造。 3)檢查地基或基礎,必要時要開挖檢查、勘探或進行試驗。 4)調查結構上的荷載、荷載效應及作用效應組合,必要時進行實測統計。 5)現場和實驗室檢測結構材料性能及幾何參數。 6)必要時進行房屋損壞過程的現場模擬檢測或結構試驗。 計算、分析和論證 根據現場的檢查記錄、結構檢測的數據及現場模擬檢測或結構試驗的結果,進行房屋整體結構和單個構件損壞情況的對比,承載力的計算,分析損壞原因,提出鑒定結論,必要時請專家進行論證。 補充檢測 對于在對比、計算、分析和論證階段發現的問題、缺少的數據,須進行有針對性的數據補充檢測。 鑒定報告 1)鑒定報告中現場檢測的內容必須詳盡、細致、完善,須將所有檢查到的房屋損壞情況和結構檢測數據詳細寫明,并附損壞示意圖和照片。 2)損壞原因分析必須詳細準確,必須有計算、分析的過程和結果。 3)鑒定結論必須具有充分可靠的依據,結論要明確,不能含糊不清,模棱兩可,更不能沒有依據就下結論。
主要內容:
1 概況,主要包括結構類型、建筑面積、總層數、設計、施工及監理單位,建造年代等;
2 檢測目的或委托方的檢測要求;
3 檢測依據,主要包括檢測所依據的標準及有關的技術資料等;
4 檢測項目和選用的檢測方法以及檢測的數量;
5 檢測人員和儀器設備情況;
6 檢測工作進度計劃;
7 所需要的配合工作;
8 檢測中的安全措施;
9 檢測中的環保措施。
3.2.5 檢測時應確保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在檢定或校準周期內,并處于正常狀態。儀器設備的精度應滿足檢測項目的要求。
3.2.6 檢測的原始記錄,應記錄在專用記錄紙上,數據準確、字跡清晰,信息完整,不得追記、涂改,如有筆誤,應進行杠改。當采用自動記錄時,應符合有關要求。原始記錄必須由檢測及記錄人員簽字。
3.2.7 現場取樣的試件或試樣應予以標識并妥善保存。
3.2.8 當發現檢測數據數量不足或檢測數據出現異常情況時,應補充檢測。
3.2.9 建筑結構現場檢測工作結束后,應及時修補因檢測造成的結構或構件局部的損傷。修補后的結構構件,應滿足承載力的要求。
3.2.10 建筑結構的檢測數據計算分析工作完成后,應及時提出相應的檢測報告。
信息由用戶自行發布,采用請謹慎,我們鼓勵您當面交易。 加固之家網只為傳遞信息,我們不做任何雙方證明,也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 信息轉載,請標明來源于http://m.chizhounxcs.cn/info-6426.html